用于细胞代谢检测的640 × 640 ISFET阵列
用于甲基苯丙胺检测的超灵敏晶体管生物传感器
用于生物化学检测的微悬臂梁传感器
新型核酸检测生物传感器及其在鲑鳟鱼类病毒性疫病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半导体生物传感器在病毒性人畜共患病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用于病毒检测的生物功能化半导体量子点
基于汗液生物传感器的健康监测可穿戴纺织品
III族氮化物宽禁带半导体的高效p型掺杂新途径研究
钙钛矿量子点固体薄膜原位可控合成新策略
硅基94GHz多通道相控阵芯片组
官方微信
友情链接

全柔性织物显示系统

2021-07-12

 

复旦大学彭慧胜/陈培宁研究团队在新型织物显示系统方向取得进展,研究成果2021年3月10日以“Large-area display textiles integrated with functional systems”为题发表在Nature上,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反响;5月7日彭慧胜/陈培宁团队进一步被Nature邀请发表题为“Making large-scale, functional, electronic textiles”的总结性论文,展示新型织物显示系统在智能电子织物领域的独特应用。

作为电子设备的主要输出端,显示器件是信息传递的重要窗口和人机交互的主要平台,显示技术已成为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几十年来,显示器件朝着轻量化、柔性化、集成化方向发展,由最初的块状阴极射线管显示、液晶显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发展到现在的柔性薄膜显示,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从单色到彩色,从笨重到轻薄的发展过程。但是,随着智能电子织物等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蓬勃发展,如何将显示功能与织物融合集成,在实现显示的同时,又确保织物的柔软、透气导湿、适应复杂形变等特性,以满足未来物联网、人机交互、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要求,成为这个领域的一个国际难题。

图1. a) 显示织物结构示意图,发光经线和导电纬线在施加电压情况下,交织区域的发光材料受激发而发光;b, c) 分别为多色发光织物和发光点照片。

与传统平面显示技术相比,在柔软透气的织物上构建显示器件,在结构和制备方法等方面明显不同,无先例可循。团队突破传统显示器件经典三明治结构的研究范式,提出在高分子复合纤维交织点集成微型发光器件,即通过编织方法,将负载有发光活性层的复合纤维和透明的导电纤维交织在一起,交织点处活性材料受到电场激发而发光,每一个交织点类似于传统显示器中的一个像素点,通过向经纬纤维电极程序化输入驱动信号,即可实现显示功能(图1)。

首先,如何在几十至几百微米细的光滑纤维表面上沉积均匀的发光活性层,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团队将掺杂的硫化锌无机半导体发光材料与韧性高分子材料复合,设计了微孔辅助的限域涂覆方法,实现了千米级导电纱线表面半导体发光活性层的均匀负载。其次,纤维具有弯曲的表面,交织点区域形成非规则的曲面接触界面,如何在非规则纤维界面之间形成稳定均匀的电场,对显示织物发光点稳定性和均匀性至关重要,然而却一直是个难题。团队设计了弹性的透明导电纤维,并通过模量调控,与经线的发光纤维接触区域产生弹性形变,获得紧密接触界面,实现了在交织点非规则接触界面均匀的电场分布和稳定发光。所揭示的高曲率界面电场分布机制和规律,为发展新型柔性电子器件提供了理论支持。

图2. a)大面积显示织物照片;b, c) 分别为显示织物发光单元亮度的相对偏差统计和柱状图分布;d, e) 分别为显示织物在弯曲和拉伸变形1,000次后发光单元亮度变化分布统计。

研究团队实现了长6 m、宽20 cm、含约500,000个发光点的大面积显示织物,发光点亮度偏差小于8%,单个发光点亮度达到115.1 cd/m2,功率消耗低至几毫瓦,发光点间距可达到微米级别,分辨率可初步满足显示应用需求。织物显示系统还可以耐受弯折、拉伸、扭曲等多种复杂变形,具有良好的柔软度和舒适性,并且按照国际标准在洗衣机中洗涤500次后显示亮度保持稳定(图2)。

在全柔性显示织物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团队还实现了能量转化/储存、传感、实时通信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织物系统,在物联网应用,如实时定位、日常通讯、医疗辅助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推动柔性电子、便携式人机交互系统、柔性健康监测终端等重要领域的发展。

详情请查看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295-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0945-9



关于我们
下载视频观看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甲35号(林大北路中段) 北京912信箱 (100083)

电话

010-82304210/010-82305052(传真)

E-mail

semi@semi.ac.cn

交通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备案号:京ICP备05085259-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52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