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昆论坛]第373期:Energy Harvesting by Spin Current
[黄昆论坛]第372期:Enhancement of Light Color Conversion through Nanoscal...
[黄昆论坛]第371期: 光力学中的拓扑和非互易动力学
[黄昆论坛]第370期:Recent Advances of 2D Metal-Complex Nanosheets
[黄昆论坛]第369期:High-speed optoelectronics for underwater optical wire...
[黄昆论坛]第368期:The Development of Low Noise Avalanche Photodiodes
[黄昆论坛]第367期:氧化钛纳米棒的制备以及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黄昆论坛]第366期:Valleytronics and correlated phase probed by interlaye...
[黄昆论坛]第365期:低维纳米材料的极化激元及其增强红外光谱研究
[黄昆论坛]第364期:微纳光子的高效操控与室温量子态
官方微信
友情链接

第261期:电磁超材料:从等效媒质到现场可编程

2015-10-22

  报告题目: 电磁超材料:从等效媒质到现场可编程 

  报告人: 崔铁军 教授 长江学者(东南大学,tjcui@seu.edu.cn)  

  时间: 2015年10月26日 (星期一) 上午9:00  

  地点: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学术会议中心

  摘要: 超材料由具有亚波长尺寸的人工“原子”周期或者非周期地排列而成,其描述方式可分为等效媒质和空间编码两种形式。由等效媒质描述的超材料我们称之为新型人工电磁媒质,由空间编码描述的超材料我们称之为编码超材料和数字超材料。对于新型人工电磁媒质,通过自由设计单元结构、单元排列方式、以及单元各向异性,使得人们可以根据意愿控制等效媒质的媒质参数,实现自然界中不存在或者很难实现的介电常数和/或磁导率,进而控制电磁波。本报告将介绍新型人工电磁媒质对电磁波的调控作用,例如隐身衣、电磁黑洞、雷达幻觉器件、远场超分辨率成像透镜、新型透镜天线、隐身表面、极化转换器、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器件及混合集成电路等。对于编码和数字超材料,我们提出基于空间编码调控电磁波的新思路。作为电磁编码最简单的形式,一比特编码超材料选用相位差接近180度的两种基本单元(记为“0”单元和“1”单元),按照一定规律排列“0”和“1”单元构成超材料,以实现所需的设计功能。类似地,二比特编码超材料由相位差接近90度的四种基本单元(记为“00”、“01”、“10”和“11”单元)构成,调控“00”、“01”、“10”和“11”码元分布即可调控电磁波。当电磁编码采用FPGA控制时,可实现现场可编程超材料,即单一的超材料在FPGA的实时控制下可实现多种功能(例如单波束、多波束、波束扫描、隐身功能等)。编码和可编程超材料对将来智能雷达及其它智能系统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报告人介绍:

  崔铁军,男,分别于1987年、1990年、1993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留校任教。1995年至1997年,获得洪堡奖学金资助,在德国Karlsruhe大学任Research Fellow;1997年至2000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作博士后研究,2000年至2002年,任该校研究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2001年10月被聘为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为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东南大学目标特性与识别研究所所长,IEEE Fellow,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崔铁军教授在电磁波与复杂微结构(Metamaterials)、复杂目标及复杂环境的相互作用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牵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863主题项目(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教育部“创新引智计划”项目、预研项目等。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频电磁散射国家代码软件和精确全波电磁仿真软件,可对超电大尺寸“平台级”目标(如航母)和数十公里“战场级”地海环境进行快速电磁建模,已成功应用于中国航天、航空、船舶、电子等部门的预研、重大专项研制。

  在Springer出版专著“Metamaterials – Theory, Design, and Applications”一部;在Science、Nature子刊、Proceeding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Physical Review Letters、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知名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被引用超过10000次。研究成果入选“2010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荣获2011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多次被Nature China、Applied Physics Letters、Europhysics News、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评为“研究亮点”,多次被Nature News、MIT-Technology Review、Discovery、Scientific American、New Scientist等专题报道。“电磁黑洞”论文入选New Journal of Physics的2010年度最佳论文(Best of 2010)。

  崔铁军教授是Science、Nature Materials、Nature Photonics、Nature Physics、Nature Communications及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刊物的审稿专家,曾为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的副编辑、《中国科学-信息科学》客座编辑及IEEE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Magazine编委,曾获国际无线电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of Radio Science)青年科学家奖、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江苏省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留学回国先进个人、中国侨联“双百侨界贡献奖”、江苏省第三期“333工程”突出贡献奖等荣誉。曾任2004年“电磁研究进展”国际会议技术委员会副主席、2005年“亚太微波会议”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席、2008年“微波毫米波技术国际会议”技术委员会联合主席、2008年及2012年“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国际研讨会”大会主席等。应邀在圣彼得堡2012年超材料大会、斯德哥尔摩2013年电磁研究进展大会、新加坡2014年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2014年全国雷达会议、2015年全国电波传播会议等做主题报告或大会报告十余次。

   



关于我们
下载视频观看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甲35号(林大北路中段) 北京912信箱 (100083)

电话

010-82304210/010-82305052(传真)

E-mail

semi@semi.ac.cn

交通地图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备案号:京ICP备05085259-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52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声明